

2020年3月24日
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
“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的宣传主题。
在新冠肺炎防控时期,
大家学到了很多传染病防治知识,
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已然成为共识,
健康呼吸礼仪和自我防护意识
也有了大幅提高,
为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是当前严重危害我们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携手,在做好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的同时,也要遏制肺结核的流行。
01
新冠肺炎与肺结核的区别
我们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新冠疫情,忽视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同样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也可能出现与新冠肺炎初期类似的症状,不仅会对肺部造成损伤,治疗时间更是长达6-8个月。
同样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有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症状,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病人都需要戴上口罩,主要收治医院都是传染病医院等等。
肺结核是人体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体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肺结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常见症状,此外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
所以,大家要分清两者的区别。
02
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则要佩戴口罩;
6.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03
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